一般沽空機構以市場「啄木鳥」自居。近期遭遇阻擊的多家港股上市公司都是類似的狀況,像豐盛控股、華翰健康、瑞聲科技、天鴿互動等企業都難逃魔抓,其報告也自稱是為了保證市場的整體健康,從而建立起道德優越感。
沽空機構選擇狙擊時間點「詭異」
以最近幾家被沽空的公司為例,沽空機構選擇的時點并非總是股價的高點,反而是在股價調整之時,亦或是財報前的靜默期,這說明沽空機構是想「趁火打劫」。
原因很簡單,沽空機構靠「道德優越感」掩飾不住內心「嗜血」的本性。選擇在股價調整之時,無需動用大量資金,利用衍生品的高杠桿特性,收益就已經十分驚人。
沽空報告的發布時間很考量沽空機構的「功力」。沽空位置最好是接近股價的關鍵點,比如技術上的破位,或者投資者融資的密集成本區,這樣一旦跌破該位置,會形成多米諾效應。對比下來,沽空機構所立的道德上的牌坊,無非也就是一種商業手段而已,畢竟這樣能淡化自己盈利的事實,并且更容易引起投資者的共鳴。
有句話說得好,「人幻想的世界是什么樣子,寫出來的世界就是什么樣子」。
由此觀之,所謂做空機構對己對人在道德準繩上顯然采用了兩套標準,可謂亂搬龍門。沽空機構大舉「獵殺」中資企業的現象屢見不鮮, 2011年至今,有近百家在美國、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受到沽空機構的影響,港股尤甚。在所有的沽空機構中,以香櫞、渾水最為常見。李開復曾口誅筆伐,認為香櫞之流的言論使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面臨更大的困難,這對中國和海外市場的大眾而言都是不利的。
沽空報告沒想象中的可怕
上市公司如今已摸清沽空機構的套路,只要積極應對,在第一時間發布澄清報告,把集團的真實情況告訴投資者,公司或是大股東選擇回購股份。作空后往往會反彈,散戶難有抄底之勇氣。其實最應呼吁的是沽空機構這種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,應該受到嚴懲,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。以此來凈化資本市場環境,還投資者一個真實、可信的市場資訊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