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8日下午,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全市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工作新聞發布會。
據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宋紅敏介紹,該局自成立以來,不斷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深入開展“雙創雙服”活動,全面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,實施“最多跑一次”,推動政務服務“一網、一門、一次”辦理,努力打造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環境。截至目前,已受理審批服務事項13564件,辦結率達到99.5%。
職能整合 流程再造 推進審批服務規范運行
優化職能“一門辦”。堅持“應轉必轉”“劃轉即高效運轉”原則,分三批全部完成19個部門238項審批服務事項的承接工作。按照“三集中三到位”原則,對不劃轉職能的10個部門審批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,實現“一站式”服務。
創新機制 “一窗辦”。 “以辦成一件事”為目標,打破傳統意義上“條塊式” “分散式”審批,對審批服務事項進行優化整合,設置市場服務、社會事務、投資服務、公共服務等服務模塊,實施“前臺綜合受理、后臺分類審批、綜合窗口統一出件”的服務模式,緩解窗口等候排隊時間,提高審批服務效率。
優化流程“規范辦”。全面啟用“保定市行政審批局行政審批專用章”,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,對辦理審批事項涉及的審批依據、審批條件、審批流程、審批權限重新梳理整合,已完成142項審批服務事項清理規范工作,消減前置條件及材料27項,減少審批環節113個,減少時限2642個工作日,87項審批事項實現“一審一核”,提速率達70%。
創優服務 創新方式 推進審批服務高效運行
創優服務“馬上辦”。堅持優質高效、便民惠民原則,推行“容缺受理”、并聯審批和“綠色通道”等快速審批模式,積極推行“承諾踐諾服務”“延時服務”“預約服務”“上門服務”“錯時錯峰服務”“遠程在線服務”等一系列服務舉措,最大程度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。
承諾審批“并聯辦”。壓縮企業投資審批時限,改多部門“串聯式”審批為聯合統一受理、內部同步審批、統一出具審批結果方式,探索“拿地即開工”審批模式,推行承諾制審批,提高審批效率。
激發活力“精簡辦”。會同有關部門研發“多證合一”企業注冊登記審批平臺,實行企業登記注冊“一表申報”,實現多部門信息“一次錄入、按需共享”,解決企業“線下到處跑、線上到處找”的困擾。大力推進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通過取消審批、改變方式、告知承諾、優化服務,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。截至目前,市本級已實現“五十四證合一”,企業開辦時間由8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(其中企業辦理營業執照3個工作日)。
領辦代辦“就近辦”。積極打造“兩個代辦”升級版,對涉及基層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實行為民服務全程代辦,梳理規范代辦事項235項;對省市重點投資項目開通綠色通道,實行領辦代辦,從項目立項、規劃許可、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實施代辦服務。將政務服務延伸到園區,在保定·中關村創新中心、深圳園和河北保定經濟開發區設立服務站,實現“園區的事園區辦結”。截至目前,已累計為民代辦事項138萬余件,為項目代辦事項636件,階段性代辦1542次,群眾滿意率100%。
互聯互通 資源共享 推進審批服務網上運行
智慧政務“網上辦”。推進網上審批服務平臺建設,實現省、市、縣平臺對接互通,建立網上服務與實體大廳、線上與線下高度融合的政務服務新模式。目前,該局已有193項審批服務事項可實現網上全流程辦理,網上可辦率達81%,梳理出第一批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項122項,制定《“最多跑一次”網上申報流程圖》和《網上辦事指南》,變“群眾跑”為“數據跑”。
便民服務“自助辦”。圍繞“精心、精細、精致、極致”要求,逐步完善便民服務配套設施,設立便民服務區,配備自助一體機等設備,隨時進行辦件查詢、預約受理等服務。同時,充分發揮微信、微博、移動終端等“兩微一端”功能,打造“指尖政務”。
信息服務“智能辦”。按照“1+6”頂層設計模式,規范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和招投標流程,健全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制度,依托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,完善市本級公共資源交易系統,大力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的全程電子化,進一步提高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。